2015年,我被任命为助理检察员,开始独立承办案件。接过卷宗,我才深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刑法条文看似简单,想要运用到实践中并非易事。记得有位公诉前辈曾说过:“公诉工作是追诉犯罪者,保护无辜者,挽救失足者。公诉人的工作就是用证据说话,把每个案件办到极致。公诉人的快乐,就是竭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匡扶人间正义。”
2016年,宿迁市最大的民营医院—工人医院对外“非法集资”,但无法支付巨额本息被政府接管,医院负责人也被立案侦查。我曾在银行系统工作一年,熟悉会计科目和账单。我毛遂自荐、主动请缨,领导肯定了我的想法,并安排我负责案件的办理。3000多名被害人的血汗钱!年龄最大的70岁,他的2万元养老钱也投了进去。面对440本卷宗,半年之内我走访了578名集资参与人,白天实地走访、调取证据开展主证主罪复核,晚上挑灯夜战、加班熬夜,逐一核对转账明细、会计凭证,最终完成348页的起诉书。2017年,法院一审判决,对指控的犯罪数额全部认可,收到厚厚的判决书的那一刻,让我体会到,我心中的检察梦,正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不经意间成为了现实。
去年的五月一日,我被安排到办公室从事综合工作,离开了业务岗位,心里的落差与不适应着实让我捉襟见肘,本领恐慌让我对未来充斥迷茫。综合工作就像一盘大杂烩,对应着上级院和区里几十个个部门,小到端茶倒水,大到提笔著文,每天都在修炼十八般武艺。但作为一名综合部门的检察新人,我对每一项任务都充满了热情和干劲,从不拒绝任何工作,因为我坚信,只有坚信“请党放心、检察有我”的信念,才能照亮我的检察梦。
请党放心、检察有我,还意味着要用这光和热去吸引更多的检察同路人。
去年年底,为了应对年轻同志思想多元化的趋势,我们集思广益,在本身工作就已十分繁重的情况下,我们毅然决然决定开启“小城话检—周一见”微信公众号。
开号容易守号难,如何搜集素材、适当发声、适时推广,为所有年轻干警搭建交流发言的平台,成为我们的首要任务。在年初办公室的周例会上,很多人就提出来是否会出现无米下锅的担忧。一方面,我们办公室的小伙伴自行“产粮”,人人参与;另一方面,我们鼓励和引导全院干警分享感悟、表达观点。话检话检,聊聊检察故事、谈谈理论观点、分享分享心得体会,可以三五百字,也能千字文,有平台能发声,30余篇原创文章相继诞生,多篇文章被市院刘加云检察长点赞。虽然运营时间不长,但我们坚持了下来,让我们觉得从一个小的切入点可以为全院的检察文化建设做出一点贡献,这点贡献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改变着、激励着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专栏的运营也让我们欣喜地发现,平时沉默寡言的同事文笔却很出彩,还有不少年轻同志心中有火、眼里有光,他们的信念跟我一样:请党放心,检察有你我。
办公室工作接手以来,部门干警从事综合工作都很短,专业素质和综合保障能力都亟待提高,今年年初,我们率先开设办公室综合小课堂,《会务如何保障》、《财务怎么报销》、《信息如何选题》等小课堂的开设让我们的知识和能力在短时间内有了提升,特别是我院新媒体运营和推广。我们牵头撰写的人大宣传片脚本、《少年》MV被学习强国、新华社等多家国字号媒体转发,已成为了我们检察文化输出的源泉。
请党放心、检察有我,还要把心中的光和热保持着,传承下去。
服务、保障、协调……综合工作需要很多看不见的付出,平凡琐碎的工作性质也很难让人找到成就感。特别是人员分类管理后,司法行政人员的职业荣誉感也远不如员额检察官。有人说,司法行政人员是检察改革的牺牲者,而我想说,任何改革都是为了更好的前行,无论你在哪个岗位,如果不加努力,怨天尤人、斤斤计较,就会成为掉队者、自卑者。我与我的团队们不是一个人在孤军奋战,我们是一个火热的群体,而且我们还会继续把心中的火、眼里的光永远保持,并传承下去!
不是大局,但胸怀大局,不是中心,但保障中心,我们是检察大家庭离不开的一个群体,我们为检察工作拼与搏,坚定而有力量;我们为检察事业鼓与呼,炽热而闪亮。
仇 征
1990年出生
现主持办公室工作
从检9年,他共办理各类刑事案件800余件1100余人,撰写的信息、调研、宣传等文章被省级以上采用20余篇。他是青年干警干事创业、争先创优的带头人。在他带领下,我院“楚风检苑.青年学习社”获评“市级青年学习”荣誉称号。他组织的理论研讨会等活动、开设的“周一见”微信专栏帮助青年干警充分挖掘潜力。建社仅一年即有33名干警荣获市级以上荣誉表彰。个人先后四次荣立三等功、获评“优秀检察干部”、“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