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宿迁市宿城区人民检察院2021年工作报告
2025-07-09 17:13:00  来源:宿城检察网

  今年以来,宿城区检察院紧紧围绕区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各项决策部署,以争创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为目标,以重点项目为抓手,系统谋划、精准发力,各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一、立足发展大局,高质量提供检察服务。一是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依法对组织未成年人有偿陪侍、卖淫的贾万等9人涉恶势力犯罪集团犯罪提起公诉,并向沭阳县公安局等4家单位依法发出检察建议。紧紧扣住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依法严厉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的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起诉该类犯罪45人。做好庆祝建党100周年安全稳定工作,院领导班子成员接访16人次,新收群众来信98件,均在7日内告知“收到了、谁在办”,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率100%。二是持续发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联合辖区4家公安分局出台《关于办理涉民营企业刑事案件工作衔接实施意见》,完善涉企案件办案机制。对原非公经济“保健中心”提档升级,建成非公经济“保健中心”,共接待18次425人参观。依托京东科技和宿迁市大数据中心,建成“苏楚云”数据平台,得到省、市院肯定,服务民营企业做法被《新华日报》《江苏法治报》专题报道。三是切实维护群众利益。联合区民政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等9家单位会签《关于建立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化救助衔接机制的实施意见》,开展社会化多元救助。在河滨街道药材社区残疾人之家、双庄街道苏苑社区残疾人创业示范基地和箭鹿集团挂牌设立“1+N”司法救助帮扶基地,先后为82名困难群众提供司法救助,发放司法救助金98.2万元。

  二、围绕主责主业,高标准推进检察业务建设。一是着力提升办案质效。围绕“考什么、干什么”的方向标、指挥棒,坚持定期召开核心业务分析会,分析业务重点和难点。2021年1-9月,共受理审查逮捕196件338人,受理审查起诉案件757件1079人。在我院参与考核的73项项目中,宿城区院28项排名第一,11项排名第二,各项核心业务数据排名全市前列。二是积极打造重点品牌。积极开展未成年人网络安全公益问题调研,工作报告获区委、区人大主要领导批示肯定。严格落实乡贤公益诉讼观察员制度,根据乡贤公益诉讼观察员提供的线索,就辖区内基本农田违法使用问题,依法向宿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洋河旅游度假区分局发出诉前检察建议,促使238.6亩违法使用基本农田得以恢复,办案做法被《检察日报》报道。举办乡贤公益诉讼观察员奖励发放仪式,对9名乡贤公益诉讼观察员发放奖励金。三是强化精品案件培育。成立典型案事例培育领导小组,由检察长任组长,加强对案件的筛选、评估、打磨。今年以来,我院共4件案例入选省、市典型案事例。

  三、聚焦检察队伍建设,高水准培育专业化队伍

  一是强化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强化干警思想政治教育,先后开展中心组理论学习13次,专题研讨5次。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向区委、区人大、区委政法委报告工作8次。扎实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组织检察人员、退休离任人员3轮填报《自查事项报告表》337人次,在全区队伍教育整顿总结评估中,我院综合得分全区第一。二是强化业务素质建设。常态化开展专业化小课堂、部门讲堂等活动13期,构建学、练、赛一体机制,不断提升干警专业化素能。加强干部轮岗交流工作,让干警多部门、多岗位锻炼,开展交流轮岗调整12人次。今年以来,我院1名干警获评全省业务竞赛标兵,1起案例获评全省典型案例,4人先进事迹被“谱写新时代春到上塘传奇的检察官”系列报道,18个集体、93名个人受到各级各类表彰。我院连续两年荣获国家版权局“有功单位”“有功个人”双项表彰。三是强化纪律作风建设。严格落实《宿迁市人民检察院机关纪律作风建设实施意见》,加强对疫情防控、公车管理使用、餐饮浪费行为、工作纪律、会风会纪、队伍教育整顿学习情况等全方位监督检查。目前,开展督察21次,下发通报21期,指出具体问题23项,通报批评40人次。

  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诉讼监督业务存在弱项,典型案例的挖掘、培育工作机制不健全,省级以上典型案例数量较少,缺乏在全省范围内叫得响、有影响的检察专业人才。接下来,我们将对照目标、认真反思,着力解决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具体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对标先进固强补弱,确保核心业务均衡提升。一是全力推进刑事诉讼监督。认真分析研判核心业务数据,明确落后数据原因和制约因素,对标找差、查漏补缺、提升质效。二是强化民事行政检察监督。进一步加大民事行政检察案件办理力度,集中开展专项行动行动,提升办案质效。三是不断扩大公益诉讼影响力。积极借助乡贤、网格公益诉讼观察员制度平台,拓展公益诉讼线索发现,不断扩大公益诉讼影响力。

  二、打造亮点树品牌,助推检察工作提质增效。坚持“深挖细耕、做优做强”,努力打造具有宿城检察特色的品牌。一是深耕法治护航民营经济宿城模式亮点品牌。积极稳妥推动企业帮扶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苏楚云”平台大数据建设,不断发挥其在涉企案件办理、治理中的智能优势,及时提炼和总结相关工作经验,争取全省推广。二是积极打造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化救助衔接精品案例。成立救助工作专班,通过开展退伍军人、革命英烈后人专项救助行动,扩大司法救助影响力,打造多元化救助典型案例。三是全方位落实“1+N”办案机制。严格落实《关于在办理刑事案件中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规定》,在依法办案的同时,主动延伸检察职能,依法提出犯罪预防、公益诉讼、司法救助等社会治理建议,力争打造更多落实“1+N”办案机制典型案例。

  三、更新理念夯实根基,力促队伍素质升级换档。一是加强规范化管理。不断加强和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案,集中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顽瘴痼疾。二是强化干警专业化培养。常态化开展专业化小课堂、部门讲堂,构建学、练、赛一体机制。进一步完善典型案例培育,深入挖掘典型案例,推动干警养成学案例、用案例、编案例的习惯。三是深化队伍纪律作风建设。将争创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活动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等活动有机结合、统筹推进,加强纪律作风建设,用力压实主体责任,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刀刃向内、刮骨疗毒。严格落实“三个规定”,严防严控司法办案廉政风险。

  编辑:刘施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