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王绪:不负韶华,与“你”同行--记全省首届公益诉讼检察业务竞赛
2022-11-09 15:48:00  来源:宿城检察网

  10月19日至21日,作为竞赛老兵,我有幸参加全省首届公益诉讼检察业务竞赛,经过案例分析与文书制作、案件汇报与业务答辩、模拟法庭辩论等环节的重重考验,最终斩获“优秀办案能手”称号。比赛结束后我又在外出差,直到今天才有时间静下心来,对本次竞赛进行回顾总结,与大家分享心路历程。

  今年年初得知省院可能举行公益诉讼检察业务竞赛,我的内心是充满期待的,作为公益诉讼的直接参与者,我见证了这项制度的从无到有,也有幸一直从事这份饱含公益情怀的检察事业。五年来,与公益诉讼共成长的我,从一名检察官助理成长为公益诉讼部门的“掌舵人”,团队也收获了一些成绩与荣誉,连续多年获得省级以上典型案例,案件多次被搬上中央电视台。一项新的制度落实,检验各家各院成效主要就是“案”(案例打造)和“人”(人才培养),前者各院各有千秋,现在是比拼人的时候了。作为部门负责人,我一直都期待团队成员能够走上省级竞赛舞台,更渴望她们斩获佳绩,一展宿城检察的风采,所以一直叮嘱着部门年轻干警要早做准备、争取拿奖。

  8月初,省院传来消息,竞赛将于9月中旬举行,但是一直没有定论。9月21日,省院“突然”通知,将于10月中旬举行公益诉讼检察业务竞赛;9月27日,市院“紧急”公布名单,抽我代表宿迁检察机关参赛,10月8日正式集训。接到参赛通知后,我就“寝食难安”了,虽说去年已经参加全省行政检察业务竞赛并获得标兵,但这次准备的时间不足十天,可谓是仓促应战,与已经集训一两个月的其他地区同仁比,我们似乎已经输在“起跑线”,所以整个国庆假期我都是惴惴不安的。公益诉讼虽然简单分为行政公益诉讼和民事公益诉讼,但是已经确定的十大法定领域,每个领域都涵盖了部门法、法规、规章等系统性制度,领域之广、法律之多、内容之杂丝毫不亚于传统三大检察。“怎么办?”“我行吗?”伴随着这些疑问我迎来了正式集训。

  市院戴真主任有着丰富的带队比赛经验,有针对性地为我们量身制定了集训方案,真正做到以时间换效率,并全程陪同我们一起学习备赛,随时为我们解疑答惑;市院六部姚媛媛、胡方响做好一切后勤保障,饮食、书籍、真题全面到位;泗阳县院马爱丽甘做陪练,共同学习、一起探讨、鼓励打气;更要感谢院领导关心支持、同事为我工作上的分担,让我全身心投入到紧张的备赛中。在这9天集训时间里,我第一时间进入状态,每天早8点晚10点,集训室里雷打不动;即使回家后也继续坚持学到一点钟,“多学一点就是赚”,我告诉自己,无论最后结果如何,我也要当做一次充电的宝贵机会。在集训的这段时间里,我系统学习了公益诉讼检察的理论知识,更加熟悉掌握办案程序,不断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收获满满。10月17日,我们休息一天进行赛前放松,调整状态。

  10月18日中午,我们抵达竞技场——省检察官学院,江苏13个地市检察院和2个铁检院精英尽出,45名选手将在此开启三天的“华山论剑”。报到过程中,我遇到很多熟悉的面孔,有的人开玩笑,说我是来拿大满贯的,弄得我哭笑不得。

  竞赛首日8点钟开考,7个小时的笔试时间,包括案例分析、撰写审查报告、制作PPT,当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出考场已是下午四点多了,这时我才发现,送进考场的中饭原封未动,但却没有饥饿的感觉。次日开考时间依旧是8点,按照流程,参赛选手按照考号一一进入考场,结合PPT对昨日案件进行10分钟汇报及5分钟答辩,轮到36号的我,已经是下午四点半了,由于经常参加演讲比赛的缘故,汇报、答辩相对稳定。根据竞赛规则,第一场比赛折算70%,第二场折算30%计算初赛得分,前20名进入决赛。晚上九点半,决赛名单出炉,结果出乎我的意料,第12名。同事队友知道我进入决赛后都很高兴,认为我能像去年行政检察业务竞赛那样逆袭夺得标兵,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深知此次竞赛决赛分数20%的系数难以实现翻盘。

  有幸运,也有“挑战”,决赛我和泗洪县院的队友抽到了同组,而且还是第一组,经常竞赛的人都知道,第一可不是“上上签”。早晨7点20分,我们进入阅题室,40分钟的准备时间里,扮演被告的我写满了12张“手卡”;8点,正式进入辩论赛场,通过几轮的互相切磋,陈述意见、自由辩论、总结发言,每个环节的时间都用得满满的。当最终结束,走出考场的那一刻,身心都是无比放松。下午1点“放榜”,11名,总成绩与第10名仅差0.024分,与“标兵”失之交臂,成为“能手”,感觉很可惜。走上领奖台接过证书的那一刻,我告诉自己:遗憾也是一种美!

  竞赛期间,每晚都要为第二天的环节做准备,持续熬夜,加上焦虑、紧张及兴奋,三天时间睡眠不足8小时,好在最后的结果是不错的。如今,竞赛的“硝烟”已经散去,再次回归岗位,对于公益诉讼工作我更加充满学习自信、业务自信和技能自信,对这项检察职能也有了更深的感悟和理解。

  其一,“找差距,学先进”,通过竞赛让我看到了与全省优秀同仁之间还存在不小差距,也发现了自己的短板和弱项,这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让自己慢慢变得优秀起来。其二,“带队伍,强素质”,连续两次参加业务竞赛,获得了自信,收获了经验,作为部门负责人要做好传帮带,锻炼年轻同志,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水平和能力,为宿城检察培养更多的优秀干警。其三,“勇担当,创品牌”,党的二十大已经明确“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公益诉讼检察必将大有可为,作为基层检察干警,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公益诉讼正是因为干了才专业,干了才会成功,干了才能打出知名度。

  编辑:刘施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