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第一资源。2024年7月,邯郸市人民检察院谋划制定了“百卉‘邯’英”检察人才培养计划,明确培养路径,全力锻造堪当时代重任的高素质专业化检察人才队伍,不断为邯郸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科学谋划 精准“选”才
科学设置程序,实化细化标准,严格审核把关,确保选准选好优秀人才。邯郸市检察院结合全市检察机关人才特点,对人才储备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和分析研判,确定112名培养对象,并确定专家型、骨干型、基础型三种培养目标,分型分类精准培养。结合全国、全省检察业务专家资格标准,根据邯郸检察人才队伍实际,邯郸市检察院明确申报“百卉‘邯’英”培养人员的履职能力、学历学位、从检时间、理论成果等要求,为参评全国、全省检察业务专家打下基础;对各类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周期、培养任务等提出要求,打造内生式人才梯队。培养对象覆盖全部13个检察业务条线,吸纳市院各业务条线负责人、全省检察业务专家、全省业务竞赛标兵能手,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引领作用,推动形成人才培养的浓厚氛围。
多管齐下 系统“育”才
明确理论研究、履职能力、实践锻炼等方面培养重点,打好“组合拳”,凝聚培养合力。邯郸市检察院考虑到每个人不同起点、不同条件,由市院各业务部门牵头,有针对性地对本条线培养对象制定培养方案,形成“一人一策”。以条线为单位,组建专项小组,专家型培养对象为带头人,其他类型培养对象为成员,结合最高检、省检察院理论和应用研究选题,发挥传帮带作用,每年至少形成1篇理论成果。发挥国家检察官学院教学实践示范基地、“检校协作”检察研究基地优势,鼓励培养人员与专家教授“结对子”,力争在理论研究上取得更多突破。该培养计划实施以来,共有51篇文章在省级及以上征文活动中获奖,8人主持或参与的省级及以上调研课题结项,5人次撰写的学术论文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推行听庭评议、案例教学、案件评查等实训模式,全面提升基础型人才法律素养和业务水平。截至目前,共有20人次参与办理的案件获评省级以上典型案例,4人获评全省检察业务竞赛标兵、能手称号。
严格要求 高效“管”才
坚持把加强管理作为保障“百卉‘邯’英”检察人才培养计划实施的关键环节,确保各项举措取得实效。邯郸市检察院根据全省检察业务专家评审标准,制发《“百卉‘邯’英”培养人员情况统计表》,每两个月更新一次并进行集中晾晒,实时掌握培养进展,督促培养进度。有针对性地安排培养人员参加最高检、国家检察官学院组织的各类综合素能培训及业务培训。鼓励支持培养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报考金融、财务、心理咨询等专业资格。培养对象由市院政治部牵头负责管理和评价,各基层院及相关部门负责具体日常管理和服务。定期对管理举措落实、人才成长状况等进行分析,每季度总结1次,每年度动态调整1次,以评价倒逼培养计划按时落地。
各展其能 科学“用”才
牢固树立“人才为先”导向,搭平台、给机会,激励引导培养对象更好发挥作用。邯郸市检察院在重大课题调研、重大案件办理、人才库评选等方面,重点推荐使用培养人员。有针对性地安排培养人员参与业务竞赛、巡讲授课、检校合作等工作,充分发挥其作用。推行交流学习“轮值制”计划,常态化开展专题交流、主题演讲、基层研学等活动。拓宽使用视野,及时把条件成熟的培养人才推荐上去、交流出去。对表现突出的个人,在评优评先、职务调整、晋升等级职级等方面优先考虑。目前,已有14名培养对象被推荐入选省级及以上业务条线人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