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内蒙古敖汉旗:守护古树名木,留住美丽乡愁
2024-11-28 16:10:00  来源:正义网

  正义网讯(记者沈静芳 通讯员马常宝)“这三棵古榆树,600多年来历经风霜而不倒,不由得叹服生命之坚韧可畏。”冬日寒风凛冽,内蒙古敖汉旗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陈晓楠与同事来检查古榆树的生长和保护情况,站在敖润苏莫苏木固日班毛都嘎查的古榆树前连连感慨。

  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历史上曾是“沙柳浩瀚,柠条遍地,鹿鸣呦呦,黑林生风”之地。后来由于多种原因,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近年来,敖汉人民打响了生态建设持久战,在“三北”地区筑起了一道绿色长城。基于此,敖汉旗检察院党组高度重视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从2020年开始,连续5年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走遍全旗18个乡镇苏木街道,对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进行详细调查。据统计,敖汉旗共有古树名木73棵,树种有榆树、桑树、蒙古栎、旱柳和文冠果等,树龄最高的超过660年,是敖汉旗重要的生态和文化资源。

  记者了解到,三年来,敖汉旗检察院共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3件,向行政主管单位制发检察建议1份、磋商函2份,督促相关行政单位对7棵存在保护不到位、病虫害严重的古树名木进行综合保护治理。推动相关行政单位及时开展养护、复壮、除虫等保护工作,7棵名木古树生长状态得到有效改善。同时,敖汉旗检察院依托“林长+检察长”工作机制持续与旗林草局开展古树保护行动,于2023年9月,对旗内树龄较高的古树进行浇水、施肥、清理、设置护栏围墙和保护牌等保护工作,挂牌保护古树名木的健康生长。

  与此同时,敖汉旗检察院对多起失火案被告人依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并主张生态功能修复赔偿金。

  “该赔偿金主要是针对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中,生态损害赔偿人通过以劳代偿、异地补植、委托修复等方式修复受损生态,实现‘办理一个案件,恢复一片青山’的生态司法保护效果。”敖汉旗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负责人刘明兴介绍,2022年以来,敖汉旗检察院携手旗委组织部、旗林草局等单位在萨力巴乡三十二连山建成生态修复基地,并联合旗政协、旗组织部、古鲁板蒿镇政府等部门建设“政协+检察院”公益诉讼保护协同监督实践基地。

  一棵棵古树生长在那里,与袅袅的炊烟、纵横的阡陌一起描绘出一个大写的“家”字。“一树一木总关情。我们将用心用情保护好每一棵家乡的树木,守护古树名木,留住美丽乡愁。”敖汉旗检察院检察长王镭表示。

  编辑:刘施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