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浙江常山:跨域协作开展司法救助 为残疾人解决燃眉之急
2024-05-17 14:24:00  来源:正义网

  正义网讯(通讯员魏霄璐)“辛苦你们这么远赶过来,我的案子过去这么久了,还能得到检察机关的关注和关心,真的很感谢。”近日,浙江省常山县检察院通过跨域协作,对一起因交通肇事案致残的被害人王某开展司法救助。王某对检察官连连表示感谢。

  2015年,王某的丈夫驾驶摩托车途经常山境内,与对向失控侧滑的拖拉机相撞,经抢救无效死亡,坐在摩托车后座的王某也身受重伤被截去左腿。

  常山县检察院通过大数据筛查发现该线索,经调查发现,因肇事司机毛某无赔偿能力,民事赔偿至今未执行到位。案件发生已近十年,被害人王某居住在江西省内,且更换了联系方式,检察官通过当地检察机关、公安机关找到王某进行实地走访。

  经过走访调查发现,王某因该起交通事故,左脚截断至大腿根部,被鉴定为肢体残疾三级,其依靠套装的假肢支撑行走,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目前,其一人租住在居民楼储藏间内,空间狭小,而王某又无固定经济收入,原先事故所得的民事赔偿款基本用于治疗及装配假肢,生活条件较艰苦。且假肢已达使用年限,又没有条件进行更换,仅凭残旧的假肢用胶带加固使用,易导致断肢衔接处溃烂过敏。

  为缓解王某的困难,常山县检察院迅速启动司法救助程序,简化申请流程,从立案到请款仅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为王某争取到司法救助金。同时,经多次跨省沟通对接,为王某从当地残联申请到免费假肢,为其解决了当下假肢因残旧而不方便使用的燃眉之急。

  然而,王某无固定收入,实际生活困境长期存。常山县检察院为拓宽救济途径,提升助残质效,推动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相衔接,为其提供长远的生活保障。

  检察官在走访中了解到,王某户口所在地的煤矿厂区十几年前已倒闭,她的户口属于空挂户。其母亲为了在生活上能相互照应,让王某搬离原村镇,为其安排租住与自己较近的城区居民楼。而社区工作人员未能及时了解掌握王某的这一生活状况及曾遭遇过交通事故的情况。

  常山县检察院与当地检察机关协作,对接社区为其登记暂住并进行定期关怀,根据王某的身体情况帮其联系较固定且轻松的杂工岗位。同时联系残联及民政部门,了解假肢申请流程及相关残疾人优抚政策、列入重点关怀对象,从生活照料、抗突发风险能力等多个层面,为王某提供符合条件的长期救助帮扶。

  因案致残的残疾人和救助对象家庭中有残疾人的特殊困难群体一直是司法救助的重点关注对象。下一步,常山县检察院将继续秉持应救尽救原则,加强对残疾人的司法关爱,避免因案致贫返贫,构建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协同救助格局,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共同富裕中贡献检察力量。

  编辑:刘施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