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重庆:检务公开擦亮"法治名片"
2019-02-19 11:01:00  来源:正义网

  正义网重庆2月18日电(记者李立峰通讯员张博刘开伦)近日,在以“乡村行”为主题的“检察开放日”活动中,18名重庆市人大代表与重庆市检察院第三分院检察长陆军一起走进乡镇企业,深入田间地头,亲自揭开检察机关如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神秘面纱。

  2018年以来,该院确立“转观念、转作风、转方式,强素质、强管理、强质效”的工作思路,通过开展“四线”活动,探索和代表委员面对面、与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检务公开新模式,用检察工作的透明度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检察长站到开放一线

  “大家看,现在通过手机就可以看到案件办理情况,也可以提交申诉,和来我们服务大厅办理的流程是一样的……”在2018年6月9日的开放日上,身着检察蓝的陆军站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向前来参加开放的社会各界人士讲解新设机构职能。

  检察长从幕后走到前台,这是该院检务公开的一个缩影。去年,在检察长带头下,该院领导纷纷到一线检察开放中去。“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市人大代表跨区联络活动、“关爱祖国未来,擦亮未检品牌”、“12309、检察牵您手”、“关爱留守儿童、法护青春”、“案件公开审查会”、“检察长出庭办案”、“面对面接访和上门接访”等数十场开放活动中,均有院领导的身影。

  谈及原由,该院政治部主任告诉记者:“从检察业务出发,从转变观念做起,让更多代表委员、社区群众走进检察机关,走近检察长、检察官,面对面了解检察业务,发表意见建议,推动社会各界更加理解、支持我们的工作。”

  服务代表委员全时在线

  2018年4月,该院“三山两江”公益诉讼专项行动启动前,公益诉讼部门第一时间将详细情况上传至“代表面对面24小时”微信群,接受人大代表监督,听取意见建议。

  代表面对面,服务全天候。去年,该院探索依托信息化手段进行检务开放,借一次向代表回应检察机关如何开展公益诉讼的机会,建立了辖区首个人大代表微信群。

  “网络时代,检务开放不应只停留在‘宣传栏上贴公告’。”据该院副检察长介绍,每日由综合业务管理部检察官精心整理,向微信群推送检察新闻、本院动态,并随时为人大代表提供各种法规、政策咨询服务,做成了“监督、沟通、服务”等功能三位一体的好帮手。

  检察机关向代表“求诊”,代表主动给检察机关“号脉”。微信群组建以来,该院共向代表推送检察新闻和本院动态2600余条,专题向代表发布有关公益诉讼、未检工作开展情况10多场,和代表互动超过100次,及时收到代表各种意见建议及赞许信息100余条。

  公开办案走好群众路线

  “这是第一次参加上诉案件的公开审查。这种方式让老百姓也能够看明白你们是怎么办案的,我认为对实现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应该坚持和推广。”2018年9月19日,重庆市人大代表龚崇燕参加完该院一起上诉案件公开审查会后说。

  走进检察机关,更要走进案件,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群众零距离感受到公平正义。犯罪嫌疑人汪某某本是一个上有老下有小、有生病亲人需要照料的离异家庭妇女,因容留卖淫案一审被判处4个月监禁,将面临监禁后没人照料老人小孩的后果。在这起案件二审中,办案检察官主动邀请各界代表参与公开审查,发表意见建议。最后,检察官将公开审查情况作为案件办理的重要参考,连同相关笔录一并提交法院,汪某某最后被判处缓刑,在受到法律依法惩处的同时,能够照顾老人小孩,展现了司法机关办案的温情一面,得到了社会大众的认可。

  2018年以来,三分院突破此前只对不起诉案件进行公开监督的传统,让上诉案件也能通过公开审查办理。检察官花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更大程度将案件公开办理,将办案由“结案了事”向“案结事了”转变,旨在让人民群众在更加透明的环境中感受到检察机关的法治理性和司法温情。

  视频接访架好远程天线

  2018年3月21日,远在北京的案件当事人张某某到最近的检察机关通过远程视频接受了重庆市检察院第三分院办案检察官的询问。以前,异地案件当事人千里迢迢的申诉上访,现在在自己家门口就可以办到。这背后,是该院检务开放数字化转型的生动实践。

  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2018年,该院利用远程视频接访系统,创新解决当事人身份确认以及笔录校对、传输、签字等各环节的技术问题,多次成功远程视频跨省、跨地域接访、问案,大大节约了司法成本,方便了群众。

  同时,该院多措并举,打通司法便民最后一公里,把便民直通车开到百姓家门口:办案检察官对于行动不便,家住山区的当事人主动上门办案,“莎姐”检察官为乡村学校的未成年人送去司法关爱和温暖,公益诉讼检察官翻山越岭,把司法为民的“旗帜”插到了田间地头。

  陆军表示,不断创造让代表委员看得见、群众进得来、社会感受得到的检察环境,正是重庆市检察院第三分院新时代检察工作的不懈追求。

  编辑:刘施洋